close
201201230 老台灣柑仔店收藏故事講座
50年代博物館e-mail: colastore@seed.net.tw
50年代博物館商展洽詢專線: 0952-140146       designer:張信昌










201201230 老台灣柑仔店收藏故事講座

能夠將收藏超過20年的老台灣柑仔店文物,與社會人士及莘莘學子分享台灣共同的憶,張大衛心情感覺非常愉悅。發現,原來喜愛老台灣相關文物的人除收藏家外,更多民間團體或學生或老師都對50年代的老台灣相當感興趣,更感謝微風廣場2樓的黑松博物館的邀約受講,也謝謝黑松館長呂大哥的熱情款待。讓更多喜愛老台灣的國人朋友可以一起與我分享老台灣的光榮時刻。







演講之初,張大衛先介紹柑仔店的由來故事與柑仔店在50年代所扮演的角色。
50年代的柑仔店不僅僅是生活日常用品的販售交易所,更是鄉里間聯絡情感的所在地。
柑仔店的構成要素,除了既有的販售商品外,遮陽棚與煙酒公賣局的招牌及黑松鐵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配備。



通常張大衛在介紹柑仔店文物時,會先將文物商品區分歸類,以日常生活用品類及糖果玩具類..........等,做概分。在經由單一商品做商品介紹,甚至是品牌故事的訴說。我喜歡收藏老台灣柑仔店文物,但更愛收藏老台灣文物背後的品牌創業故事,不僅是故事的收藏也是台灣歷史的縮影。



在我的(50年代博物館)收藏內,殺蟲劑收藏算是滿重要的年代指標之ㄧ,從(它)的外觀及使用方法就可輕易看出當時的殺蟲方法與當年的蚊蟲多寡,還 有館主本人是多麼討厭蚊蟲了!我想在我把大批蚊蟲殺蟲劑陳列拍照的同時,若有(蚊子)不小心從上空飛過,蚊子很有可能當場嚇死吧!



在50_60年代.因家庭環境衛生普遍不佳,易滋生蚊蟲,固(蚊香)及(殺蟲液)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用品,家境較佳的使用(殺蟲液+殺蟲噴霧劑),而 小康家庭則使用(蚊香),當時相關的其他品牌還有(象王.獅王. 豬標安住)......等等).而(金鳥)一直到21世紀的台灣,還是佔有一席之地.可見它的歷史悠久及公司的進步不斷創新,永遠跟得上時代腳步.然爾(蚊 香)的的發明與製作相傳是日本一位恃女,在一日打灑種滿(菊花)庭院的和室時,發現插在和室內的菊花旁,死了許多蚊子於是告知主人,主人便利用乾燥後的菊 花氣味製成後代人使用的蚊香.早在日據時代的台灣(台灣日日新報)上就有(金鳥頭)的蚊香廣告,可見得它是台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殺蟲用品第一品牌吧!!!





嚴格來說黑人並不屬於台灣本土品牌,早在1933難民國22年之際,黑人品牌即在上海創立。
黑人牙膏,在現今的台灣已是不可或缺的口腔清潔用品品牌之一,好來化工所生產的黑人即代理的高露潔,可說是佔據台灣牙膏市場70%的市佔率,甚至更高。
早期的黑人系列商品不但生產牙膏牙刷,鞋油更是黑人早期的熱銷商品,直到後期漸被花仙子公司所代理的鑽石鞋油與奇威鞋油所取而代之。







利台化工所推出的非肥皂,是國內第一個以粉狀出現的洗劑。為了能夠打開高雄地區的非肥皂市場,洪老典還親自到工廠瞭解非肥皂的製造過程,這些都成為洪老典推銷的資料。很快地,非肥皂的銷售勢如破竹,利台公司當時設在台北、台中、新竹、台南及高雄的五家經銷商中,就以洪老典所主持的美達行成績最為優異。正因為洪老典的表現優異,後來被延攬進入利台,一開始擔任業務主任,負責業務推廣工作。當時他以創新的廣告手法,讓民眾瞭解原來非肥皂可以像肥皂一樣,將衣服洗乾淨,那就是組織「廣告車隊」,以送樣品示範的方式,直接深入民眾的生活中。



為了確實發揮廣告宣傳效果,這支由一群本省籍女性所組成的隊伍,由洪老典親自帶隊,每天帶著非肥皂,跑到水井婦女聚集之地,親自示範非肥皂的用法,這對現在耳熟能詳的廣告手法,在當時可是前所未有的創新。很快地,從一般消費者不知道產品而逐漸接納此產品,非肥皂的銷售量也逐漸快速成長,正好當時政府鼓勵外人來台投資設廠,美國P&G則看上台灣洗衣粉這塊處女地,有意來台設廠投資,當時利台的非肥皂首當其衝,成為P&G覬覦的對象。



為了避免兩敗俱傷,經過政府協調之後,利台便於民國五十一年,擬合約三年之內賣給P&G,成交價為新台幣600萬元。由於美國P&G企圖獨佔台灣洗衣粉市場,還附帶提出一個嚴苛的條件,那就是規定利台所有董監事們三年內不能在台灣從事洗衣粉製造及販賣。



不得已,部分股東和技術人員只好遠渡重洋到新加坡發展,創辦新加坡聯合工業公司(UIC),洪老典回憶道,因為有新加坡國防部長擔任董事長,十年免稅,公司得以穩定成長。當年身為利台業務經理





民國58年的化工經濟體由(黑人)(黑松)(白藍)共稱二黑一白。撐起台灣一片天。
民國51年電視機剛出現在台灣時,黑人就擁有地一支的電視廣告,當時還是只有黑白畫面,民國58年之際,白藍是第一個在電視機前公開舉辦抽獎活動的品牌。





 在1908年,日本人池田菊苗 博士發明了味素。由於科學進步,提煉味素的方法也變多元,端看收藏的味素鐵盒
外觀,大都使用紅底黃邊外加兩條對稱的小麥圖騰,或許這與提煉時所需元素有關。
早期味素有種提煉方法,就是利用小麥麵筋蛋白進行水解而成。50-60年代台灣出產的味素品牌相當多,天鵝/
味王/味全/大王/全王/香味/味丹/新味/味力............也就因為品牌多元而造就收藏者的樂趣,那些不知名的小品牌或許已經不存在,但卻是收藏家眼中的夢幻逸品。











奶粉的製造原料主要為牛的乳汁,進入工廠後進行高溫殺菌消毒,然後再乾燥研磨成粉末。
50年代左右台彎的奶粉大都仰賴日本進口,品牌如森永/明治/雪印/菊花等大廠。
台灣早期只有生產麥粉,直到民國53年(1964年)台灣第一家自治奶粉上市販售,品牌為現在知名大廠
味全。當時推出兩款:味全嬰兒奶粉及味全全脂奶粉,為台灣奶粉製作開創歷史性的始端。
                                    


台灣早期醫療較不普及,較偏遠的鄉鎮或村落的家中都會放上寄藥包,寄藥包上的圖騰會畫上各式的疼痛姿勢,方便使用者看的懂,50年代的台灣文盲居多,過多的藥品文字介紹並非人人看得懂,大部分的人都依圖騰所示用藥。圖案得繪製,現在看起來卻相當有趣。





想起老阿公蹲在家門口,一口一口吸著吸著(新樂園),正享受著吞雲吐霧的樂趣.這個畫面大概是我念小學2年級時的記憶.如今老阿公已經搬到天上住, 而當時唸小學2年級的我已是2個小孩口中的老爸.天啊!時間竟已悄悄溜走30年光陰.又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有個白髮蒼蒼口中無牙的糟老頭,無意中開啟兒孫 電腦裏的部落格(50年代博物館),竟發現自己正觀賞50年前自己寫的文章ㄋ!!哈!懷舊之人必有懷舊的赤子之心.







或許社會機關團體或學校,有需要像這類的懷舊老台灣收藏講座,歡迎與50年代博物館聯繫相關講座事宜。
50年代博物館e-mail: colastore@seed.net.tw
50年代博物館商展洽詢專線: 0952-140146       designer:張信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50年代博物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